营口文明网首页---灿烂民俗 辉煌营口
  营口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创造辉煌灿烂的古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培育了营口文化的多元属性,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其中盖州高跷、皮影戏、营口袁派评书、陈氏面塑、木浮雕工艺等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盖州皮影又称辽南皮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末清初,后逐渐形成以盖州为中心的新关东影戏-"辽南影",到清末民初已趋完成。民国年间及解放初期,盖州皮影艺术兴盛,有三十余个影班,艺人达三百多人。
  盖州风筝起源于清代,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盖州风筝传承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建国后,以"赵氏风筝"等流派为代表的盖州风筝传统手工技艺再放异彩。风筝对于盖州百姓来说,是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而盖州风筝艺术则具有独特的民俗价值。风筝"化蝶"就是根据民间传说"梁祝化蝶"的故事设计制作而成。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将传统的硬翅风筝上下翅对称的特点改为适合"蝶"的造型要求,即上宽下窄的不对称造型。并且在上翅边缘增加了一处"衣袖",在造型上更加贴近了"蝶"形,使化蝶的寓意更加突出,成为盖州风筝的代表作。 。
  北京评书——营口袁派评书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袁阔成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他出身于十六带评书世家。其父袁杰武、大伯袁杰亭,二伯袁杰英,在我国曲艺界被称为"评书三杰"。作为袁派评书的传承者和代表人物袁阔成继承并发展了袁派评书的表演艺术,是评书表演艺术形成的改革者和开拓者。袁派评书在营口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推介袁阔成事迹。袁派评书艺术具有说表兼备、形神结合、以声传情的特点,尤其讲究、精、气、神的表演风格。
  陈氏面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工艺,是由其先人于清道光年间由山东菏泽带入营口地区,至传承人陈群已历五代。陈氏面塑使用的原料为精细小麦粉和糯米粉,分为面塑、熟面刷色素和熟面染色塑3种,用料经过特殊处理,使面人不变质、不破裂、不褪色。2008年陈氏面塑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在奥运期间参加北京举办的"背景故事"活动。
  营口木浮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山东省,民国初年在营口发展起来,传承至今。木浮雕经历了细木手工家具的装饰、独立画种、天然木浮雕三个发展阶段。工艺精湛,利用木质的天然纹理和色彩,不用笔墨,浑然一体。作品题材多取材于古典名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盖州高跷秧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兴于明末清初,是在古代民间杂技、踏跷和百戏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主要活动于春节拜年、庆典、庙会、祭祀等。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十分兴盛。建国前后,有郭锡城等"四大名旦"为盖州秧歌的杰出代表。盖州高跷秧歌具有辽南民间的地方特色,及"扭、稳、浪、俏、哏、相、逗、兴、默"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