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营口孝子”候选人事迹公示

发表时间:2016-04-29    来源:营口文明办

  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激发全社会形成尊重孝道、崇尚孝道的良好风尚,结合我市“望儿山母亲节”和正在开展的“孝行365  天天敬父母”活动,营口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妇联、市老龄办、营口交通之声联合开展了第三届“营口孝子”评选表彰活动。经各市(县)区、各部门组织推荐、部门初审、组委会评审研究,初步确定了24名候选人。根据评选表彰工作程序,从即日起,面向全社会公示第三届“营口孝子”候选人事迹,接受社会监督。如对所公示候选人有意见,广大干部群众请于55日前,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市组委会反映。通讯地址:营口市站前区辽河广场1号 市文明办;邮编:115000监督电话:2669503电子邮箱:ykwmb@163.com     

                                              营口市第三届“营口孝子”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2016428  

  

 

    于洋男,31岁,老边区边城镇孙家村村民。他照料患类风湿瘫痪在床的母亲长达12年之久。寒冬腊月,他给母亲铺上电热毯,使用电暖器,每晚坚持用热水为母亲洗脚、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畅通;炎热的夏天,他坚持每天为母亲擦拭身体,使老人干干净净、心情愉悦。老人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出现了奇迹,现在基本可以独立行走。街坊邻居都为他孝顺母亲的行为点赞。  

  

 

    孙红霞女,38岁,营口市老边区福安社区居民。15年来,她放弃了工作机会,一直悉心照顾丈夫的爷爷。她每天早早起床,为老人做饭、打扫房间、倒马桶,定期带爷爷理发、剪指甲,没事就给爷爷捶捶背,并让丈夫一周带爷爷去浴池洗一次澡。为了照顾爷爷,她很少去娘家,偶尔去一趟,看望一下父母,便匆忙离开。在她的熏陶下,孩子也对太爷特别孝顺。  

  

     

    褚春娟女,62岁,站前区东风小区居民。她的婆婆今年90岁,身体多病,丈夫身体也不好。婆婆生病时,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她经常要为老人收拾大小便,从没嫌弃过,从没一句怨言,也从不与人攀比。今年年初,婆婆摔倒了,她一心一意照料婆婆,25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体重下降了10多斤。周围人都称她为好儿媳。  

  

 

    黄仁杰男,53岁,站前区五大门社区居民。他的父母都已年过八十。父亲患有心脏病、膀胱癌,母亲患有胆囊炎且常发烧。他虽然自己有血管瘤病,但照顾老人从不松懈。每月按时带老人到医院检查身体,每星期带老人到浴池洗澡,为老人买菜做饭。父母经常生病住院,他悉心照顾,从不喊累。他对待岳父、岳母也是如此,将患有癌症的岳父养老送终,照顾独自生活的岳母。他的事迹,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贾娜女,30岁,站前区三楼社区工作人员。她与母亲同样患有“软骨瘤”。母亲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行走困难。为给母亲治病,她带着母亲四处求医,曾经十余次往返于营口和北京,彻夜排队挂号,与专家探讨母亲病情,研究治疗方案。她克服重重困难,筹措十几万元为母亲做手术,在医生极力劝她与母亲一同手术的情况下,她将机会留给了母亲,让母亲重新站了起来。她的事迹先后被辽沈晚报、华商晨报、营口日报、营口广播电视台报道。  

  

 

    薛桂琴女,64岁,站前区怡园社区居民。她28岁时,丈夫去世。为了照顾婆婆,她一直没有再婚。她一边带孩子、照顾老人,一边操持家务。公公病重期间,她经常半夜2点坐车到沈阳买药,第二天回来继续上班。公公去世后,一家三口相依为命,家中的生活全靠她操劳。今年,婆婆身体不好,年过六旬的她时常与婆婆一起吃住在医院。她说“家里就这3个人,我是她们的主心骨、顶梁柱,婆婆身体好比啥都强!”   

  

  

 

    李尚杰,男,18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他的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父亲当过农民,做过保安,他不但不自卑,还从小就主动分担家庭责任。他帮妈妈洗衣做饭,给爸爸捶背揉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放假时,他陪妈妈聊天解闷,推妈妈到外面晒太阳;他给辛劳一天的爸爸打热水泡脚。他深知爸爸赚钱不容易,除了学习必需品外,他从不向父母要额外的东西。  

  

   

    王少成,男,33岁,中共党员,大石桥市南楼开发区王家村村民。父母为他的婚事欠下3万余元债务。婚后,他与妻子一起努力把债务还清,并与父母一起生活。母亲得了腿疾,行动不便,因为怕花钱,一直瞒着儿子。他知道后,坚持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手术。他的老姨患上肾小球肾炎,每月药费5000多块钱。三年来,他每年最少拿出3万元给老姨治病,始终无怨无悔。  

  

 

    魏永强,男,大石桥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照顾年迈的父母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积极履行赡养义务。他对待岳父、岳母也是一视同仁。岳父住院期间,他不辞辛劳送饭、喂饭、洗澡,扶老人运动,为了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他又带老人到沈阳最好的医院去看病。岳母每隔几个月住一次院,平时还要靠药物维持治疗,而他总是悉心照料,从未有一句怨言。  

  

 

    

    司忠强男,50岁,中共党员,盖州市太阳升街道办事处老爷庙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他17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七口之家的生活重担完全压在他身上。他从修车起步,慢慢成长为一家汽车运输公司的老板。他把赚的钱一分不少交给母亲管理。他从小到大从没和母亲大声说过话,惹母亲生气。为了让母亲高兴,他主动替兄弟姐妹分忧解难,他还帮助弟弟还清了巨额债务。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家族和睦幸福,人人孝顺,年青人都积极向上、自强自立。  

  

 

    纪永文男,48岁,盖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兼侦查一科科长。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体弱多病的岳父。他每天任劳任怨地给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下棋聊天,扶老人看病求医,帮老人洗澡理发。即便是在单位加班,他也不忘记给老人打个电话,说几句温馨、暖心的话,让老人心里总是暖洋洋的。他被同事称为“盖州好女婿”。  

  

 

    赵素娥,女,52岁,鲅鱼圈区向阳社区居民。从20岁嫁到婆家开始,她就承担起了照顾有病婆婆的重任。特别是婆婆在2005年患有小脑萎缩症后,智力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她的负担就更重了。30多年来,她从来没对婆婆摆过一个冷脸,没对家人发过一次脾气,也没对别人报怨过。她的孝行感动和影响着周围的邻居,被街坊四邻称赞为“天底下难找的好儿媳”。   

  

 

    翁桂清71岁,鲅鱼圈区三家子社区居民。由于她的婆婆早年丧夫,家庭负担重,因此很早就落下了一身病。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一个人扛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1995年,婆婆患上了脊椎病后,更是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20多年来,她每天无怨无悔地为老人擦拭身体、端屎端尿、浆洗被褥、做可口饭菜,没睡过一个好觉。她常说:“赡养老人本来就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再说谁没有老的那一天,善待家人就是善待自己。  

  

 

    刘亚杰女,56岁,鲅鱼圈区红海新区居民。2010年,她的公公突发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帮助公公穿衣、洗漱、喂饭、翻身、按摩。为了方便照顾,还特意在公公的病床前加了一张小床。可是不久,她的父亲又半身不遂了,她和丈夫又把父亲接到家里。她每天不辞辛劳,以开朗乐观的态度照顾老人,料理家务,给家人信心。在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和鼓励下,两位老人身体日渐好转。她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敬老孝亲的赞歌。  

  

 

    张瑞扶男,72岁,中共党员,西市区辽河社区居民。他全家四口人,老母亲90多岁瘫痪在床;姐姐未婚,智力残疾,无退休金,生活不能自理。他和老伴数年如一日地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和姐姐,端茶喂饭,换洗衣裤,做她们最喜欢的饭菜,体贴入微,从不厌烦。当别人称赞时,他只是说:“这是作为儿女应该做的,只要母亲和姐姐健康、开心,我就满足了。”  

  

 

    曲桂英女,54岁,家住西市区中天新城。她和丈夫双双下岗,儿子脑瘫,丈夫体弱多病,年迈的婆婆常年卧病在床。困难没有吓倒她,她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她每天都要推着脑瘫的儿子到菜市场里卖塑料袋,还得抽时间回家照看婆婆。多年来,她为婆婆和儿子端屎倒尿、洗漱擦身,清洗衣服,从不嫌弃。如今她的婆婆已经93岁高龄了。亲戚邻里都说,老人之所以能长寿,全是因为曲桂英恪尽孝道“修”来的。  

  

 

    张迪,女,23岁,家住在西市区通惠苑小区,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她父母离异,父亲患有脑梗,自理能力差,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她管理着家里的大小事务。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洗脸、漱口,喂父亲吃饭。父亲便秘严重时,她就用手一点点把粪便抠出来。为了不让奶奶、父亲担忧,为了改变家里的困境,她坚持贷款上学,她是一个从不放弃梦想的孝顺女孩。  

  

   

    孟春雨,男,13岁,鲅鱼圈区铁路小学学生。因父亲早逝,他从小就和母亲独自生活在一起。母亲开了一个小卖店,他们吃住都在店里。他每天做完作业,就帮助身体不好的妈妈洗衣、做饭、照顾小店,还经常给上了年纪的老人送货上门,尽量减轻妈妈的负担。他是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学们心目中的好榜样,是左邻右舍眼中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沙守毅男,72岁,盖州市长征社区居民。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他放弃了在大连与女儿一起的舒适生活,回到老家精心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母亲没有胃口时,他就一日三餐换着样儿做。他每天把母亲抱到轮椅上,推着轮椅带母亲出去散步,跟母亲聊天,逗母亲开心。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现年96岁的老母亲,每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柳宝明男,63岁,家住西市区富竹小区。他结婚后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悉心照顾双亲。十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心脏和眼睛也都出现了问题,他对母亲更是体贴入微,把母亲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母亲卧床后,他不怕脏不怕累,每天给母亲清洗屎尿,换洗衣物,精心准备三餐,还推着母亲出门遛弯。老母亲逢人便说自己有一个孝顺的好儿子。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孩子放假回来也自觉地伺候奶奶。  

  

 

    

    李秀梅女,52岁,老边区柳树镇西柳村村民。她坚持照顾有严重气管炎的婆婆和瘫痪在床的公公整整6个年头。为了家庭生计,她承包了多亩水田地,但不管怎么忙、怎么累,她每天都是一口水一口饭的把老人喂饱、安顿好,从不让老人饿着、冻着、脏着。丈夫怕她累坏了,劝她少干点。李秀梅却说:“没啥,只要爸妈能舒服些就行。”婆婆特别满足地说:“我这儿媳没得挑!”  

  

 

    

     寇桂娟女,51岁,老边街道通达社区居民。30年来,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她错过了很多次婚姻。作为家里唯一有劳动能力的人,她不辞辛苦种地、种菜,为多病的父母和哥哥换洗衣服,擦拭身子,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孝”的传统美德,诠释了“孝”字的真正含义。   

  

 

    王义东,男,38岁,营口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七年前,他的父亲因突发脑出血成了植物人,常年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不能说话,没有意识。他多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父亲,每天给父亲按摩四肢,活动关节,做屈伸运动。每次帮父亲做完这些动作,他都累得满身大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照料下,父亲的身体逐渐恢复了知觉。他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孝子的榜样。  

  

 

    

  陈恩瑛,女,68岁,原市公安局副局长。2004年,为了更好地赡养父母和公婆,她主动把4位老人从外地接到营口照顾。12年来,她从衣、食、住、行、医、乐等各方面对老人们百般体贴,悉心照料。2009年,公公从患病住院到离世的48天里,她每天都坚持为老人喂饭、喂药、洗澡。老人大小便弄在裤子上,她立即去洗,让公公感激涕零。如今,97岁的母亲、95岁的父亲、89岁的婆婆,都在她的精心侍奉下幸福地安享晚年。(营口新闻网)

责任编辑:秦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