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广场行 ——感受辽河文化之美

发表时间:2023-04-03    来源:

  寻辽河文化,品河海风情,尝海鲜美食,居幸福港城。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推动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辽河文化”, 3月19日上午,由中共营口市委宣传部、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营口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奋进新时代 振兴新突破”——暨辽宁营口首届辽河文化温暖广场行系列活动,在营口市红旗广场正式启动。当天,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行走营口》栏目组记者来到活动现场,和大家一起体验营口的璀璨广场行,发现营口之美,感受营口之好。

  本届活动从3月开始至7月结束,历时5个月,共计26场(次)。其中包括群众文化演出、非遗专场、雷锋展览、少儿节目等文化活动6场、专业院团演出15场和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等县区参演文化活动5场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

  这次启动仪式采用广场文化形式,现场融合传统文化舞龙、大鼓、秧歌、旱船、大头人、毛驴、小狮子、腰鼓、武术等,还设有少儿节目、专业演唱、群众社团演出等大众喜爱的展演活动。现场还有包括展演类及展示类的非遗项目,其中展演类包括盖州梅花螳螂拳、元功拳、胡氏戳脚拳、北派李氏花灯等项目,展示类包括盖州皮影戏(小影窗展演)、营口陈氏面塑工艺、老世兴金银制作技艺、营口木浮雕工艺、营口满族民间刺绣、吕氏面塑、崔氏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营口申氏缂丝、路家传统酱卤技艺、田氏中式糕点传统技艺、商氏剪纸、传统锔艺、伊尔根觉罗氏剪纸、传统木板烙画、大石桥杨氏面塑技艺、传统葫芦工艺、传统蛋壳画雕刻技艺、王氏花饽饽制作技艺、刘氏非遗展演 感受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伴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遗项目也开始进行现代化和产业化转变,同时为形成可进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生态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在更多生活场景中出现,这既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又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在展演类非遗项目中,大石桥陈氏民间古乐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它融汇了南北艺人的演奏曲目,粗犷中不乏细腻,火爆中蕴藏委婉,一改传统鼓乐四平八稳的演奏风格,加进了随节奏、随情绪变化而发挥的表演性,加强了乐曲的感染力。目前鼓乐班子通常为8-12人登台演奏。因当地每家有红白喜事必请鼓乐班子,鼓乐活动形成了这里的民俗。大石桥陈氏民间鼓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乐曲表现力,独具艺术魅力,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大石桥民间鼓乐也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地区。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也有重要价值。该项目2017年入选第五批营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体验中 感受非遗技艺传承

  看完展演,记者还体验了非遗展示项目,首先来到了营口申氏缂丝,零距离感受非遗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记者在申氏缂丝非遗传承人指导下,手、脚、脑并用,从一开始手忙脚乱,到后来逐渐得心应手,体验到了传统缂丝的辛苦与不易。据这位非遗传承人介绍,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的特点是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上”面缂丝“下”面成图,下边放置小镜子,以便发现错误及时更改,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穿梭子,其耗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并且缂丝要求一次成品,缂丝过程中发现错误需马上改正,成品后无法改动,错了只能从头再来。生丝为经线,熟丝为纬线,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

  营口申氏缂丝制作区别于江南多工笔特色的缂丝,以色彩绚丽、工艺细腻,大小写意为主,具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在不断进取的同时,营口申氏缂丝还在努力进行钻研和创新,已研发出“真丝起绒技术”、“双面全异缂丝工艺”,并将此两个技术结合运用到缂丝织造中织出双面全异起绒缂丝《寿星图》(已知目前为缂丝工艺中最为复杂工艺技术)被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王金山赞誉为“嗜之越笃,技之越工”。2020年,该项目入选市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记者来到崔氏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展位前,感受一下古老的风车带给我们的传统文化。风车非遗传承人现场“掩活”(掩活就是把风车的中心轴安装到风车骨架上,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两边需要留有空间),展示了风车的制作过程,每到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非常考究,对制作技艺要求很高,该非遗传承人说“只有活‘掩’好了,风车才会转的流畅”。做好的风车,随着春风转动,飞舞的彩轮色彩斑斓,声音清澈悦耳。

  崔氏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传承人将原来传统风车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进行大胆创新和改良。做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深受营口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他的代表作品有单轮风车,两轮风车,三轮风车,五轮风车,十轮风车,两面双轮风车,二十五轮风车等。2020年,该项目入选市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广场上,记者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非遗展品,那就是我们熟悉的北派李式花灯。据悉,北派李式花灯迄今已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了,由原有的静态油纸灯笼升级到现在的传统加科技的动态花灯,花灯中加入了智能芯片,可以实现智能语音控制花灯的展示方式。并且近年来北派李式花灯走到了广东、福建等地。

  本次“广场行”活动,旨在推动“广场文化”的繁荣,充分实践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让“广场文化”引领基层社会新风尚,展现出营口人的健康、快乐与自信,传递出营口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着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践行文明、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作用,不仅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营口形象,宣传营口文化,创建文明营口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打造辽河文化产业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推营口市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唐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