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在营口的12个“第一次”——营口市雷锋文化展览馆即将开馆

发表时间:2019-03-01    来源:营口文明网

 

  1960年1月8日,雷锋从营口走进军营,实现了由一名优秀工人到伟大战士的角色嬗变。从此,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一面旗帜,更是一种文化。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经数年精心筹划,位于营口图书大厦二层的雷锋文化展览馆即将面向市民开放。开馆前夕,记者来到展览馆,探寻该馆的亮点和布展背后的故事。

  

  白手起家

  3000多展品每一件都有故事

  

  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史料实物、数处逼真的复原场景……徜徉在雷锋文化展览馆,雷锋在营口的脉络和细节清晰而生动。展览不仅还原了雷锋在营口的那段岁月,也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精髓和时代内涵。

  展览馆馆长段速敏告诉记者,此前,她对雷锋相关事迹的了解,仅限于课本知识和概念,而现存的文史资料少之又少,想要建展馆,相当于“白手起家”。“必须先成为研究雷锋事迹和雷锋文化的‘专家’,才能为建馆打好基础。”为此,段速敏阅读了大量有关雷锋的书籍和资料,很快,桌案上的材料堆了一摞又一摞。

  为了征集到更丰富、更有价值的素材和实物,在筹备展览馆的几年时间里,她和同事们沿着雷锋成长的足迹,辗转全国各地征集资料:走访雷锋生前领导、同事、战友和亲友,听他们讲述当年故事;竭尽全力进行展品搜集工作,一点点儿充实馆内藏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段速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请求,一些收藏者主动把收藏多年的藏品捐献出来,社会各界也纷纷向雷锋文化展览馆捐赠展品。

  两年多里,展览馆收集了大量与雷锋有关的实物、史料。众多展品中,有雕塑、报刊、书籍、画册、证书、老照片、领章、雷锋讲话原声音频,甚至小到书签、节目单、车票、烟盒等。这一件一件淘来的宝贝汇聚在一起,似乎迸射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让人如同站在雷锋面前,聆听他的一桩桩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

  一次偶然的机会,段速敏在网上发现一本找寻已久的雷锋用过的同款日记本,她用“乐坏了”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她说,自己终于体会到收藏家淘到一件心仪宝贝的那种喜悦。段速敏坦言:“能够收集到这些展品,还要感谢现在网络的发达。为搜集相关藏品,我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旧货市场、二手交易市场,可收获寥寥。后来,还是通过一些收藏网,才搜集到了大量珍贵资料。”

  段速敏指着陈列在柜中的一本雷锋读过的政治书籍,对记者说:“这也是一本‘有故事’的书,它的捐赠者是雷锋同乡女工友易秀珍。”雷锋入伍前,很多东西不便携带,他就把自己的一些物品托付给这位女工友保管,其中包含很多书籍。2016年,段速敏在营口学雷锋志愿者赵坤范夫妇的介绍下,拜访了这位老人。老人家得知来意,将这本珍藏几十年的书慷慨地捐赠给了展览馆。

  目前,雷锋文化展览馆内有关雷锋的展品已达3200多件。这些藏品背后,是一个个与雷锋有关的感人故事,更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加紧搜集展品的同时,建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17年7月,在确定展览馆进驻营口图书大厦并明确了展厅面积后,设计、招投标、设计方案细化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去年5月末进场施工,随着展品征集的不断丰富,布展方式和设计细节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展览大纲和形式设计更是修改了百余次。段速敏说,正是同事们这些辛苦的付出,才让这个“白手起家”的展览馆日益完善,展览效果不断提升。

  段速敏表示,未来,他们将以“弘扬践行雷锋精神 繁荣发展雷锋文化”为己任,把展览馆打造成集瞻仰纪念、爱国教育、廉政建设、旅游参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立足本地红色资源,将红色传统发扬光大,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不断焕发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布展亮点

  凸显雷锋在营口的12个“第一次”

  

  进入雷锋文化展览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2.8米的雷锋塑像。这座塑像将雷锋参军第一天,从营口老火车站下车后,拎着他的唯一家当——小皮箱意气风发走向军营的场景真实再现。雷锋被称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所以,塑像主题定为:“好战士雷锋,从这里起步”

  雷锋塑像四周由12幅浮雕图景组成,这些浮雕将雷锋入伍后在营口的12个“第一次”一一呈现出来,分别是:

  雷锋入伍后第一次代表新兵讲话

  写下的第一篇日记

  上的第一堂政治课

  第一次练射击

  第一次练队列

  第一次练投弹

  入伍后第一次做好事(到原站前区劳动小学扫雪)

  在营口站前储蓄所第一次存款

  第一次在营口火车站扶老携幼

  第一次在新兵集训总结大会上被表彰

  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拍照

  在站前区建设小学第一次给师生们做忆苦思甜报告。

  据介绍,这12幅浮雕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老照片和老故事,也是雷锋在营口的军旅生活中的一个个缩影。这些“第一次”,充分展现了雷锋由一名优秀工人到合格战士的角色转换过程。尽管他在营口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长久地影响着这座城市,成为整个城市的精神坐标和信仰。

  

  布展创新

  模拟场景再现雷锋在营一幕幕

  

  展览馆布展形式非常丰富。在采用传统的文物展柜+图片的形式之外,还制作了逼真的硅胶塑像进行历史场景的复原。采访中,记者被展览馆内一组组模拟场景深深吸引。这些模拟场景将雷锋入伍后代表新兵讲话、雷锋生病被关怀、雷锋在忆苦思甜大会上的讲话和雷锋参加业余演出队表演等场景,一一进行了生动再现。

  “为了这个场景,我们可费了大力气。”在展厅内,段速敏指着一组社会各界人士参观首个雷锋纪念馆的模拟场景感慨不已。据介绍,这个场景根据史料,耗时1个多月才制作完成。制作接近尾声之际,原沈阳军区新闻图片社社长为展馆提供了一张雷锋纪念馆的老照片。“这张照片实在是太珍贵了!它的拍摄时间能够有力地证明,我国首个雷锋纪念馆是设在营口的。”得到这张照片,段速敏却喜忧掺半。喜的是,照片的价值重大;忧的是,已经做好的复原场景有多处细节与照片中的实景不符。

  “既然要将真实的场景还原,就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力求完美和高还原度,确保不留遗憾。”段速敏也知道,场景复原价格不菲,而建馆每一笔经费都是固定的,这可怎么办?她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不到7点,就给施工方——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发微信,首先赔礼道歉,接着表述兴建首个与雷锋有关的纪念馆对营口的重大意义,最后恳求重新做一个。该负责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当即答应免费为展览馆重新制作。他还告诉项目经理:“段馆长再有什么要求,你都满足她,这个女人有股劲头。”

  正是这种执着精神,才让我们看到了雷锋在营口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继往开来

  百位“改革先锋”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文化展览馆展览的尾声部分,是一间造型别具一格的房间。“致敬改革开放,致敬改革先锋,致敬我们共同奋斗的四十年”是这个展厅的主题。展厅的墙壁上,摆放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百名“改革先锋”的照片,马云、马化腾、南仁东、屠呦呦、袁隆平……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先锋人物、领军人物,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为祖国强大尽己所能,奋力传承着雷锋的奉献精神。

  据悉,目前雷锋文化展览馆正紧张地进行开馆前最后的准备工作,预计今年3月面向公众开放。

  

  营口雷锋文化展览馆大事记

  

  1、2015年8月25日,市委召开第92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成立雷锋文化展览馆,馆舍为原俄国领事馆旧址,机构为市博物馆内设机构,对外挂“雷锋文化展览馆”牌子。

  2、2016年8月31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同意将雷锋文化展览馆馆舍变更为市图书大厦二楼西南部、主管单位变更为市委宣传部、机构为独立正科级事业单位。

  3、2017年7月末,市住建委召开入驻图书大厦7家单位工作会议,决定雷锋文化展览馆馆舍建筑面积为376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为2310平方米。

  4、2018年5月20日,雷锋文化展览馆布展装修工程开始施工。

  5、2018年8月,由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雷锋文化展览馆划归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管理。

  6、2019年3月5日,雷锋文化展览馆试开馆。

(营口日报  记者丁海林 崔薇薇 )

责任编辑:孙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