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十年:我们的家越来越好

发表时间:2012-11-12    来源:

  房子,是百姓生活的栖息地,是安居乐业的支点。

  10年间,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在营口这片热土上,知名房地产企业汇聚,一座座高端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棚户区逐渐消失,老城面貌焕然一新;保障性住房体系扎实推进,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事实告诉我们:10年,我们的居住条件发生巨大变化;10年,我们的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

  营口房地产业走过黄金十年

  十年间,我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市房地产开发进入平稳较快发展时期,房地产业从无到有,走向成熟,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0.4%,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的40.8%,对就业贡献率超过20%。

   房地产开发企业:

  由不足百个到269个

   2002年,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97家,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4.6亿元。201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数增至269个,房地产投资额246亿元。2002年全市商品房销(预)售许可面积104万平方米,2012年全市商品房销(预)售许可面积450万平方米。2002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6.8万平方米, 2012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80万平方米。

  房交会成交额:

  由3200万到11亿

  营口市从2001年至今,连续举办了23届房交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交易额连年攀升。2001年第一届房交会交易额为3200万元,2012年秋季房交会的交易额已达11.22亿元。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从19.6到29.4平方米

  近年来,我市的一批档次高、环境好的房地产项目相继建成,有效改善了我市百姓的居住条件。而居民的住房消费观念也逐步由过去的“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商品房消费成为许多家庭实现住房梦想的主要途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02年的19.6平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29.4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造: 10万户居民受益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市已对272个老旧住宅小区和组团实施了改造,改造住宅楼2400余栋,改造面积84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1亿元,使10万户居民从中受益。

  我市的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是从2002年开始的,每年由市政府投资500万元,由市物业管理处组织实施,重点对老旧小区的道路、道板、排水设施等主要基础配套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受到了小区居民的热烈欢迎。从200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将主城区的城区管理权下放到站前、西市两区,两区每年都将小区改造列入实事工程,投入几千万元资金,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改造项目多达近20项,使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我市已建设保障性住房3万余套

  我市的保障性住房工作从2007年开始,截至2012年已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3895套,给2875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租赁住房补贴。

   廉租住房:已分配入住2857套

   我市于2007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廉租住房建设,截至2012年,6年累计筹集廉租住房房源28万平方米,6513套,已分配入住2857套。

  公共租赁住房:交付使用400套

   从2011年起,我市开始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11年省下达我市的建设任务为5770套,我市追加10188套,建设总量为15958套,87.2万平方米,共四个项目。2012年,省下达我市建设任务653套,项目落实在沿海产业基地。

  截至2012年,两年累计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90.8万平方米,16611套。截至目前已交付使用400套。

   经济适用住房:已建设万余套

   从2009年起,我市开始接受省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任务,采取与棚户区改造相并轨的方式建设。截至2012年,三年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771套。

   棚户区改造: 13万余户居民喜迁新居

   十年间,全市13 万余户(含货币安置)居民喜迁新居,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我市棚户区改造开始于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两改一共建”,即改造棚户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通过市场化运作由政府、开发商共同投资建设,使得部分居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2005—2010年全市组织了大规模的城市集中棚户区改造工作,总投资41.7亿元,新建回迁楼334.3万平方米,50965套。从2011年开始,改造区域由过去的城市主城区扩展到各市(县)区城镇的棚户区。当年实施棚户区改造207.83万平方米,28301套。2012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建筑面积达327.3万平方米,41846套。超过前四年(2008—2011年)的总和。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

  “我们刚结婚那会一家子9口人住34平方米的小平房,我们夫妻两个只住了8平方米的里屋,现在我们住的房子有100平方米”,家住在奥泰格林新苑的高兰芳说起住房条件的改善,今年72岁的她满脸幸福。

  1979年,他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现在的国税局附近盖了5间平房,和儿女7口人一起生活,一直到2005年。2005年,在女儿的大力支持下,高兰芳和老伴搬进了现在的房子,“现在我们退休了,我每天跳跳健身操,老伴爱好音乐吹吹圆号,我们的小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高兰芳高兴的说,“我们很满足、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了红运广厦新居雷家普一家。

  今年63岁的雷家普是红运社区的老住户,在棚户区住了50多年,2006年8月,搬进红运广厦新居。说起住在棚户区的日子,雷家普感触颇深,“那时一大家人都住在一起,到冬天,得烧一车木头和4吨煤。最让人头疼的是上厕所,很远,不方便”。

  如今,夫妻俩和83岁的老母亲住在一起,儿子、孙子住在楼上,家中经过简单装修,温馨又温暖。“现在一家人四代同堂住在楼上楼下,家里有了暖气、卫生间,我们都很幸福”。

责任编辑:邢文才